以前,山林茂密一直是云南省的最大特點,但是后來的許多經濟活動使森林、樹木遭了殃。不僅是毀林開荒,老百姓生活需要燃料,糖廠等各種工業也需要燃料,甚至轟轟烈烈的“大煉鋼鐵”運動,許多燃料都取自山上的樹木。
天然林每減少1萬畝,就使一個物種消失,并對另一個物種的生存環境構成威脅。與天然林相比,人工橡膠純林的鳥類減少了70%以上,哺乳類動物減少80%以上,這種損失無法進行經濟估算。而且,單一經濟林發生大面積森林病蟲害的隱患難以防范,橡膠白粉病、蚧殼蟲病頻繁發生。
與此同時,州氣象局的長年監測表明:在過去50年間,四季溫差加大,相對濕度下降,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1954年霧日為184天,但到了2005年僅有22天。對此,州林業局在一份文件中指出:“雖不能說完全是植膠引起的,但應該說有著直接的聯系。”
“從谷歌地圖上看,云南全部綠色還不到30%,也看不到干旱的地區有森林的痕跡。”長期關注全球災害問題的獨立學者周強說,“其中還有很多是經濟林,對水汽輸送和水汽結合沒有多大作用,特別是桉樹和橡膠樹極大破壞當地生態平衡。”
他表示,官方的數據與民間感受、谷歌地圖呈現的差距很大,官方統計可能包括大量的經濟林,即在“原來的森林覆蓋基礎”上加上經濟林的統計結果,而經濟林根本就不能屬于森林,連自然的灌木都不如。大量原始森林的破壞,直接導致森林式降雨落空,才是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。云南因為地理環境特殊,只能依靠森林式降雨,所以要解決云南干旱,恢復森林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的辦法。